杨鸿森(1954一 )
时间:2019/06/27/ 21:28 来源:
杨鸿森
(1954一 )
杨鸿森,又名铁山、曲子,号紫竹堂主人,九鼎斋主。甘天水人,回族,1954年2月2日生,书画家、鉴藏家。现任鸿森捐赠文物陈列馆馆长,甘肃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员,甘肃省委宁卧庄宾馆美术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自幼酷爱鉴藏和书画,80年代初师从张伯驹和潘素,潜心画艺和鉴藏,孜孜以求,努力不懈,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多次应邀与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参加祖国各省市举办的艺术节会,足迹踏遍中华大地,笔随情洒,酣畅淋漓。作品风姿洒脱,气势磅礴,得到了著名书画家及美术评论家的高度赞誉,并被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其文物鉴赏水平也得到了史树青等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许。
杨鸿森先生专攻山水花鸟,师法万物,重百家画理之常。创出了自我的艺术风格,数十年来刻苦钻研了中国绘画艺术与道家黑白互交。阴阳和谐、外柔内刚、意出百流的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人对大自然的认识,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画理,使传统的中国画法与现代笔墨构思意境达到了统一,形成了“众览百家之态,写吾精气之神”的特点。
杨鸿森为了提高技艺,四处写生,认真读书,师古而不泥古。他对大自然真爱,数十年来游东海三山、观洞庭、去太湖、上黄山、泰山、庐山、衡山、娥眉、青城、华山等,泛舟长江、白龙、嘉陵之上,写出了数百幅冬春夏景,创作了陇山长江、千里秋色数幅长卷。
能书善画者,先据先天之理,后据后天之勤苦,方得其法。观前人墨迹,学后人之高者,接天地之正气,喜中华万态,爱黄土地之民众,杨先生以自己的赤诚,尽得桑梓情。
杨鸿森展出、出版、获奖、捐赠主要作品有:
70年代《报春》、《黄海烟云》、《雪竹》等作品参加省市级展览;80年代初随张伯驹、潘素门下研习书画与鉴赏,作品《雄师》被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2年设计盆景获甘肃首届盆景一等奖;1985年作品《飞天》、《樱花》选赴日本东京展;1986年作品《祁连古道》、《麦积烟雨》等参加在京举办少数民族书画展;1988年应邀与何海霞、尹瘦石、黎雄才等十人在青岛作画;1990年创作陇山行长卷,由中央电视台对外报导;同年,美国ABC电视台人物专访;1990年——1993年为首都体育馆创作《江山叠翠》,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古藤行》,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苍茫大地青山绿水图》,在钓鱼台为日本政府和建五作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台作人物专访,专题报道。同年举办了甘肃省首次个人扇面书画展。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办了张伯驹、潘素、张传彩、杨鸿森四人书画展;1994年应邀与尹瘦石、秦岭云赴宜兴参加艺术节,制刻壶,形成了鸿森壶的风格。曾将4件宋代瓷器精品捐赠甘肃省博物馆;1993年将220件珍贵文物捐献国家,成立“鸿森捐赠文物陈列馆”;1995年将彩陶精品捐赠钓鱼台国宾馆;1996年创作巨幅焦墨山水、花鸟等作品,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电视台、天水电视台、宜兴电视台、《光明日报》、《东方晚报》、《甘肃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多次专题报道;1997年美国纽约举办世界艺术展,其作品《荷花》获金奖;利用两年时间专心临摹国外盗去的敦煌壁画40余幅。这些珍贵的作品1998年10月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和台南等地举办“杨鸿森海外遗珍展”,台湾各大报均有报道。
近年来,应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武警总部的邀请,潜心创作,部分作品均被国家重要机关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