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馆员研究员传略

王锡龄(1936一 )

时间:2019/06/27/ 21:31      来源:



 王锡龄
      (1936一 )

 

  王锡龄,甘肃省灵台县人。1936年11月6日出生在西屯乡大王村。甘肃日报社主任编辑。

  1953年7月,王锡龄从甘肃省立平凉中学肄业后,在大王村民办小学教书,一年后被评为全县模范教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物质奖励。1956年4月通过考试被录用到泾川报社任编采。1960年6月调甘肃日报社驻平凉地区记者站任记者。1964年4月调回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1987年11月授予编辑职称。1992年7月授予主任编辑职称。

  从1980年起,王锡龄主编甘肃日报“民族团结”专版。这个专版先后共刊出348期2868篇计286万余宇,其中王锡龄采写了34万多字,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1982年《新闻业务》杂志,对全国省、市级报纸副刊进行评比,甘肃日报“民族团结”专版被评为优秀副刊,王锡龄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王锡龄酷爱民间文学。儿童时代,家乡灵台古老的历史文化积淀就已经浸透在他的血液中。那神奇迷人的社火,求子娘娘的庙会,维妙维肖的皮影,千姿百态的面灯,以及精巧无比的民间工艺,扣人心弦的古老传说,也都层层落落地叠印在其脑海里。后来随着工作的升迁,知识的增长,一种强烈的欲望如狂涛般冲击着他的心岸:要让后代能在知识的大海里找到一个有关中华民俗风情的花团锦簇的完整绿岛。因为,自19世纪30年代胡朴安先生著有一部30万字,只含汉、满、蒙、回、藏5族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外,概括中华民俗全貌的专著尚付阙如。

  王锡龄文革后期下放到陇南,他利用积攒起来的节假日空隙,自费跑到川、青、黔、滇等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笃行不倦,乐而忘返。风情万钟的奇俗异风逐一尽入彀中;瑰丽多姿的古歌史诗逐类搜寻钩沉。跬步积,小流汇,笔记竟有三四十本之多。主编“民族团结”专版之后,年复一年从各地来稿中精心采摘56个民族的民俗风情之“花”,并购置了上万元图书,遍阅有关史料典籍,诚交九洲饱学鸿儒、僧侣阿訇、部落智者为友,从而构筑起解惑释疑的知识源泉。他还一趟趟远赴少数民族地区,千方百计亲眼目睹藏族的“天藏”;一次次亲登其门,恭请佤族“头人”讲述“猎头”的古老遗风……

  精卫填海要一粒一粒衔石,愚公移山要一镐一镐落地,整整10年,王锡龄苦熬了4000多个夜宵,终于用1064封“书信”,著述出版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最为完整的、长达300万字的民俗百科全书 ——《中华风情大观》。这些形式如《天方夜潭》似的书札,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将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源渊、氏族沿袭、村落峒寨、家庭组成及饮食习惯,衣着装饰、房舍风格、婚姻礼仪、生育取名、亲属称谓、岁时节庆、音乐舞蹈、娱乐游戏、文明礼貌、道德法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祖先敬奉、巫术占卜、前兆吉凶、丧葬祭祀、生活禁忌等斑澜风俗,完整而详细地呈献给了今人和后世。这部百科全书一面世,普遍引起了轰动和赞誉:不仅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书店、图书馆争相订购,而且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门将“奔月宫”等篇章,译编在高等学校教材中,作为范文让学生阅读;中国文学馆将其入列收藏;宋平同志见书,让夫人致函作者,表示赞赏祝贺;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资深画家钟敬文、贾芝、李琦等,一致给予此书“古今独步”的至高评价。西北民族学院著名教授王沂暖先生激动之余,作《散曲·寿阳曲》赞扬大观和作者:“五千载,迈迈迈,好山河花般胜概。各民族风情千万态,洋洋乎大观也哉;谁能比,大手笔,写中华光辉历史。全民族风姿生腕底,斑与马,差可拟!”除《中华风情大观》外,王锡龄还把“民族团结”专版上由他组织编发的有关少数民族专家、学者、教授、作家、诗人等优秀高级知识分子的专访文章,汇集起来编成《民族萃英》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又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来,发表在甘肃日报和其他报刊上的近2000篇新闻、通讯、专访、散文、特写中,选出93篇,汇编成册,取名《春天的报告》,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退休之后,王锡龄还把自己价值24万元的3000套图书,捐赠给了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县的各级各类学校;把自己近半个世纪用心血收藏的100件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远古化石等,捐赠给了故乡灵台县博物馆,受到了省上有关单位及父老乡亲的赞扬。

  1993年8月,王锡龄被中国华侨出版社聘请为《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编委会编委;1995年11月被聘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员;1998年5月,又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世界人物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泰国华夏发展出版社》等共同推荐为“世界文化
名人”,其业绩收入在《世界名人录》中。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