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01/ 18:41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关于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文史馆

  按照主题教育调研工作的安排,2023年5至6月,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领导班子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以崇文鉴史资政助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这一主题,组织力量分别赴天水、陇南、武威、张掖、临夏等市州开展调研,了解了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就加快我省文化强省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新目标。近年来在规划、政策、战略和措施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效可以简明地概括为“六强”。

  1.强体制机制。建设文化强省首先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系列指示和要求,从多方面改革文化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政策体系,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近年来,甘肃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化工作与发展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连续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关于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多个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对指导文化强省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强项目支撑。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的主要载体。在新时代的十年,甘肃将文旅重大项目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主要抓手,聚拢优势、挖掘潜力、精心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调查和统计,近年来甘肃的文化项目以文旅项目为主,仅2022年全省共实施文旅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达29.9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2亿元。在文旅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下,2022年全省共建设文化产业发展项目464个,总投资246.8亿元;市州重点文化续建项目261个,总投资164.9亿元;市州重点新建文化项目141个,总投资30.78亿元。这些项目既有文化基础项目,又有资源开发项目,还有产业链打造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投资与带动下,全省文化项目建设总体呈现向好态势。

  3.强特色优势。甘肃有大量的优势文化资源,开发资源和塑造优势自然成为打造文化强省的主要任务。十年来,甘肃围绕强特色优势主要进行的重点工作有:一是陇原文艺。比如话剧《八步沙》、舞剧《彩虹之路》、音乐剧《达玛花开》等,成功入选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二是始祖文化。每年在天水市举办伏羲公祭大典。三是河陇文化。采取特色展览、开发创意产品等举措促进河陇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四是石窟文化。组建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省部级以上文物保护研究课题65项,部分课题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五是非遗传承。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初见成效;“考古中国”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中2个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截至2022年12月,我省有119家非遗工坊被认定为省级,目前全省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已达121家。六是红色文化。2016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1.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4.强文旅融合。文旅融合是我省打造文化强省的主要举措之一,而且融合效果特别显著。比如在2022年,全省旅游达到2.7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和26.6%。截至2022年,全省共评选命名“甘肃文创旅游推荐商品”百余种,文化旅游商品达2000种以上,购物收入占文化旅游总收入比重达25%左右。我省的文旅融合主要靠“企业支撑,强链补链”。在企业支撑方面,进一步打造大型文化和旅游集团,做大做强做优文化和旅游实体,比如省公航旅集团、省城乡发展集团、省文旅集团、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等,这些大型企业的规模化和科技化经营带动了全省的文化资源高质量开发,“文化”+“旅游”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在此基础上,我省计划今后再规划建设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如敦煌文化产业园、中华始祖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会宁红色文化产业园等,整合包装甘肃文化特色旅游。

  5.强市场驱动。近年来,甘肃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强省的建设工作。一是依托丰富文化资源,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比如,省内高校与国外57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二是不断开发新的中外文化交流渠道。先后组派甘肃文艺院团2000多人次参加“欢乐春节”品牌活动,赴“一带一路”沿线90多个国家,演出200多场,现场观众达80万人以上。三是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全面开展与巴黎、老挝、吉隆坡、惠灵顿等9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年度部省合作计划。四是积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许多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庆阳香包、华源纽约东方创客平台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等。五是开通国际航线。推动甘肃文化机构到国外展出、承担演艺项目、展出甘肃特色文化产品。

  6.强服务功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生动实践,读者出版集团打造“点线端”+全民阅读的“读者方案”。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广泛开展读书演讲、乡村春晚、卫生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吸收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广大群众参与。“文艺轻骑兵”“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月”“漂流图书”“文化进村入户暖心工程”等让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十年来,甘肃省制定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服务效能持续提升,103个公共图书馆、103个文化馆、53个美术馆、128个博物馆、134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向公众开放,率先在全国建成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二、文化强省建设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打造文化强省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的体制机制、战略架构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但是,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建设战略方面。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地区在认识上对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文化工作务虚的较多,不如经济项目建设实惠实在,政绩明显,对GDP的拉动作用大;二是个别干部对建设文化强省到底从哪些方面入手还不清楚,应该“强什么”,路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等不是特别清楚;三是个别干部把文化强省等同于文旅产业,等同于旅游业,这种认识对准确把握文化强省建设重点有不利影响;四是个别地区虽也编制了建设规划,立项了建设项目,成立了领导机构,但是在落实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2.战略布局方面。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目前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的情况看,文化强省的推进工作和实际效果差别比较大,整体工作进展不平衡的特点比较突出。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例,陇南和兰州等地已全面展开,但是,个别试点地区也才刚刚挂牌。同一区域内部,重点镇村活动已广泛开展,部分偏远村镇还停留在挂牌子、建队伍的阶段。再以文化资源开发为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地区各自为政的特点明显,跨区域进行资源整合和进行整体打造的情况不是太理想;二是各地之间在选择战略重点上雷同现象严重,不注意差异化发展;三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差别很大,部分地区在开展文化建设上开放性不足,在打造文化开放机制和促进甘肃文化走出去的工作上力度太小。

  3.工作实效方面。建设文化强省从目的性上看主要是为了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和推动文化开放。要实现这些目标,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利用市场机制来开展工作。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我省部分地区的建设工作不注重实效的情况比较多。比如,个别地区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部分实践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与群众的需求对接不紧密,讲的内容不接地气,送的服务不合实际,挂牌子、打旗子、摆场子、做样子等形式主义的成份还很多,满足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活动还不够丰富。有些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完整高效的文化强省建设的工作机制,对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查、评估和开展奖励奖惩,还没有成熟的制度和政策规定。

  4.产业打造方面。我省很早就在全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从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做法和基本经验来看,文化强省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的问题。建设甘肃文化强省必须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战略思路,给文化强省注入大量现代化元素。但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地的建设工作对现代化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甘肃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研究不足,比较倾向于历史价值研究;二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有多种途径,但是目前的开发途径比较单一;三是在打造具有甘肃地方特点的文化产业品牌上办法不多,新品牌比较少;四是大多数文化产业链不够强,市场竞争力和走出去的能力明显不足。

  5.保障条件方面。文化强省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和战略工程,必须要有充足的保障条件。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我省文化强省建设之所以进展较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保障条件比较差:一是投入不足。比如在2022年,全省文化事业投入20.23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6%。二是由于甘肃的资本市场建设速度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严重影响文化建设方面的招商引资,文化资本市场不成熟。三是在部分地区,还存在文化建设项目过小、相互之间模仿和资源难以进行大格局整合的现象,市州之间、县区之间和乡镇之间的规划衔接不够,建设目标不集中,集聚效应不明显。四是在个别地区存在文化项目建设落地比较难、服务不到位、配套不积极、优惠政策难以兑现等问题。

  三、推进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推进我省文化强省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好文化强省工作;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建设模式,精准施治、科学决策,采取与我省省情相适应的政策措施。

  1.理顺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新时代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在基本思路上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运用到文化强省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按照国家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部署甘肃的建设工作事项。二是坚持“大文化”理念,即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对国民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和持续提高国民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建设,通过有组织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三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抓好城乡基本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又要抓好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文化产业链的打造工作,促进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2.明确建设的主要目标。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问题,在《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已经提得非常清楚,就是力争到2028年建成10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3至5个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86个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全部达标,建成“城市书房”300个;全省创作大型剧目50部以上、小型作品100部以上,挖掘传承经典保留剧目(含折子戏)50出以上,重点扶持高水平精品剧目10部以上。这些都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除以上目标之外,还要拟定若干方面的定性目标,比如,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建成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将甘肃建设成国家西部特色文化产业集中区、敦煌文化研究开发中心、黄河黄土文化研究中心等。

  3.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甘肃的特色优势文化资源布局比较分散,各地经济基础和交通信息条件又有很大差异,所以,在战略布局上一定要突出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要用大开放的思路规划建设布局,提升工作质量。一是要从全国大局出发考虑文化强省的区域战略重点定位问题,突出甘肃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资源优势、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开发方式。二是要做好文化产业链与文化区划的协调工作,从全国的视角定位产业选择,跨区域做好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对于跨省际的文化产业链,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省(区)进行合作打造。三是围绕甘肃地方特色优势文化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布局特色优势文化产业链,推动各产业链形成“链长”强势推进、上下游高效衔接的良好布局。

  4.着力打造甘肃文化品牌。对当前和今后我省打造文化强省的战略重点提出若干具体建议,主要有:

  一是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的机遇,加强对甘肃始祖历史文化文物的开发和保护工作。甘肃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各类历史文化遗址遍布陇原大地。但目前入选探源工程的发掘项目较少,与甘肃文物大省的地位不符。要加强与国家探源工程的对接,确定挖掘遗址点,开展有组织的专题论证,筛选重点遗址,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包括:对葫芦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洮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进行高层次考古挖掘。在新的研究思路指导下,利用新的技术、新的考古方法进行发掘,必将会有更多的重大发现。

  二是加大考古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力度,建设考古人才大省。目前,甘肃部分地方的考古人才比较短缺,与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不适应。建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的通知》和省委编办《关于加强市县文物管理机构编制的通知》要求,统筹规划,逐步推进。重点保障文物大市、大县考古研究机构编制,充实基层考古单位力量。改变全省文博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专业能力不足、“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设立考古学本科专业,填补我省考古学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空白。

  三是选择适宜的城市和地段,规划建设“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博物馆”。兴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中华民族“三交史”博物馆)是时代之需。甘肃历史上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舞台,甘肃的历史就是古代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缩影,实物资料、图像资料十分丰富。虽然目前甘肃2个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均有博物馆,还有武威西夏博物馆、武威凉州会谈博物馆、永登鲁土司衙门博物馆、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卓尼县杨土司革命纪念馆、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等,均收藏有大量“三交史”方面的资料和实物,但是,这些博物馆都是区域历史或者专题性博物馆,急需在兰州黄河风情线选址兴建一个综合性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博物馆”,不但有助于推进甘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还将使“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名片更加靓丽。

  四是打响“黄河都市文化”品牌,用“文化兰州”助推强省会行动。兰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黄河文化资源也最为丰富和具有典型意义。建议抢抓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大好机遇,以兰州黄河都市文化为中心主题,建设黄河上游文化带。大力发挥《读者》、牛肉面、黄河岩画、丝绸之路黄河渡口、文溯阁《四库全书》等资源优势,建设强大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发挥兰州引领者、“领头羊”作用。沿黄河干流,打造甘肃黄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历代沿黄文化遗迹。在黄河支流流域,实施“美丽河湾村庄”工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五是充分论证,规划兰州黄河文化展览馆。建设兰州黄河文化展览馆(或中国黄河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中国黄河非遗博览馆等都可以考虑)的主要目的,是为将兰州黄河楼景区打造成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示展览、创新研发和教育宣传基地,为兰州黄河文化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核心是黄河楼景区,但是,目前其周边文化形象设计、布局和建设比较单一,急需在其周围进行配套文化设施的补充规划与建设。应尽快启动专家论证程序,编制可行性报告,立项布局建设,抢占先机。

  六是继续强化敦煌学的人才工作和学科研究工作,着力建设敦煌学高地。甘肃是“敦煌学”的故里,拥有全国最大的敦煌学研究群体。为此,一要动员全省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建设,重点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石窟壁画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兰州大学建设一流的敦煌文献研究基地,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的“‘敦煌学’课程建设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获批为2006年国家首批精品课程,《敦煌学概论》获批为2020年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二要吸纳国内外研究力量,合力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通过敦煌学研究高地的建设,引导世界各国学者讲好敦煌故事,分享甘肃文化独特魅力,传播中国好声音。

  七是着力推动“简牍学”的创新与发展,着力建设国内一流学科。简牍属于广义的敦煌学范畴。2021年底,甘肃省启动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五个学科之一。到目前为止,甘肃已经出土简牍7万余枚,是全国汉简第一大省。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集中全省简牍学研究力量开展集团式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进一步强化,建设成国内一流学科。为此,建议省文物局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支持创办《简牍研究》,力争获批为正式期刊,为简牍学研究提供学术阵地。建议省上出台政策,支持组建省内统一管理的简牍学研究高水平团队,将标志性成果统一署名“简牍研究院”,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

  八是提高文化发展整体水平,讲好甘肃故事。要以改革促发展,实现国有文艺院团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不断激发国有文艺院团可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研究出台全省艺术创作立项办法,实行重点剧目策划论证和可行性论证,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建立和完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戏剧创作、生产、演出机制。完善机制,推进改革,努力提高全省戏剧艺术的整体水平,不断增强甘肃戏剧的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要选择典型剧目,重点支持,大力推广。建立振兴戏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典型剧目,探索投资基金和院企合作、联营等商业模式,使戏剧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安排经典获奖剧目省内外巡演,把新创优秀剧目的演出纳入公益性演出计划。积极筹办三年一届的甘肃戏剧节,争取全国性的戏剧大赛和活动在我省举办。要挖掘民间传说,讲好甘肃故事。组织研究人员与融媒体专业人员跨专业、跨部门共同组成课题组,整理新时代民间传说,丰富甘肃文化内涵。挖掘乡贤资料,推出一系列有吸引力、传播力的文化产品,解读甘肃乡绅乡贤等名人事迹,讲述好、传播好甘肃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推动甘肃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九是加快整合始祖文化资源,全力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组织专家团队,对全省黄河流域始祖文化资源开展系统的整体性挖掘保护、研发创新,探索资源转化路径与形式,依托优势文化资源,构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区域非遗为主体,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传承优良、文化设施先进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始祖文化“研学游”黄金线路,展现始祖文化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从而起到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社会效益;进一步优化全省旅游资源配置,推动始祖文化与旅游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和上中下游产业链有机结合,加快促进我省文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